欢迎来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今天是:
科研单元:
专业:
姓名:
  • 安光所博士导师
姓名:司福祺
地址:科学岛
类型:博导
所在科研单元:安光所
导师介绍
    司福祺,男,1977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安徽大学, 2003年在中科院安徽光机所获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科院安徽光机所获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千叶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行研究工作。我国第一台星载大气污染气体监测载荷主任设计师,多次承担和参加民用航天、航空大气痕量气体探测载荷研制、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拟招收光学、电子专业的学生.
Introduction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光信息处理、光电子技术与应用、痕量气体光学遥感技术研究。目前重点发展:星载/机载大气痕量气体观测载荷研发、地基痕量气体遥感,紫外辐射测量研究等。
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招生方向:null           2、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招生方向:null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硕士)招生方向:null           1、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大联培)招生方向:null           2、专业:光电信息工程(安大联培)招生方向:null           1、专业:电子信息(安大联培)招生方向:null           2、专业:资源与环境(安大联培)招生方向:null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电子信息(专硕)招生方向:null 工程管理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null 工程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电子信息招生方向:null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招生方向:光学遥感技术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硕士)招生方向:环境光学监测技术           1、专业:光学工程(安大联培)招生方向:环境光学           1、专业:电子信息(安大联培)招生方向:光电检测技术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资源与环境(专硕)招生方向:大气探测与光学遥感 工程管理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光学工程管理 工程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资源与环境招生方向:资源与环境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招生方向:光学遥感技术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硕士)招生方向:环境光学监测技术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电子信息(专硕)招生方向:环境监测领域微信号处理 工程管理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光学工程管理 工程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资源与环境招生方向:资源与环境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招生方向:光学遥感技术           2、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方向:光电信息处理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硕士)招生方向:光学遥感技术           2、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招生方向:光电信息处理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电子信息(专硕)招生方向:大气测量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2、专业:电子信息(专硕)招生方向:环境监测领域微信号处理 工程管理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光学工程管理           2、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环境工程管理 工程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资源与环境招生方向:资源与环境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招生方向:光学遥感技术           2、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方向:光电信息处理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光学(硕士)招生方向:光学遥感技术           2、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招生方向:光电信息处理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计算机技术(专硕)招生方向:大气测量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2、专业:环境工程(专硕)招生方向:大气探测与光学遥感 工程管理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光学工程管理           2、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null
研究成果
Zhao Minjie,Si Fuqi*,Liu Cheng et al., The effect of AO/UV/RD exposure on space-borne diffusers: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APPLIED OPTICS,2015, 54(31):9157-9166
Zhao Minjie,Si Fuqi*,Liu Cheng et al., The effect of AO/UV/RD exposure on space-borne diffusers: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APPLIED OPTICS,2015, 54(31):9157-9166
赵敏杰,司福祺*,陆亦怀等。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光谱图像校正方法研究,光学学报,2015, 35(12):20151230002
赵敏杰,司福祺*,陆亦怀等。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光谱图像校正方法研究,光学学报,2015, 35(12):20151230002
刘进、司福祺*,周海金等。机载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区域NO2二维分布研究,物理学报,2015, 64(16):0164209
刘进、司福祺*,周海金等。机载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区域NO2二维分布研究,物理学报,2015, 64(16):0164209
Li ChuanXin, Si FuQi*, Liu WenQing et al. Transverse zeeman background correction method for air mercury measurement. Chin.Phys.B,2014, 23(10): 107104
Li ChuanXin, Si FuQi*, Liu WenQing et al. Transverse zeeman background correction method for air mercury measurement. Chin.Phys.B,2014, 23(10): 107104
李传新,司福祺*,周海金等。基于普通汞灯光源的横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大气汞检测方法研究.物理学报,2014, 63(7):074202.
李传新,司福祺*,周海金等。基于普通汞灯光源的横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大气汞检测方法研究.物理学报,2014, 63(7):074202.
赵敏杰,司福祺*,江宇等。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的实验室定标,光学精密工程,2013, 21(3):567-574.
赵敏杰,司福祺*,江宇等。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的实验室定标,光学精密工程,2013, 21(3):567-574.
司福祺,江宇,江庆五等。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前置光学系统设计,光学学报,2013, 33(3):237-243.
司福祺,江宇,江庆五等。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前置光学系统设计,光学学报,2013, 33(3):237-243.
赵敏杰,司福祺*,陆亦怀等。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定标系统中铝漫反射板实验测量研究,物理学报,2013, 62(24):249301.
赵敏杰,司福祺*,陆亦怀等。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定标系统中铝漫反射板实验测量研究,物理学报,2013, 62(24):249301.
司福祺 窦科 周海金等。一种大视场大气痕量气体监测仪专用气体标定装置,授权号:ZL2013104855042.
司福祺 窦科 周海金等。一种大视场大气痕量气体监测仪专用气体标定装置,授权号:ZL2013104855042.
司福祺 窦科 周海金等。基于大视场成像光谱仪的点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授权号:2013104855235.
司福祺 窦科 周海金等。基于大视场成像光谱仪的点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授权号:2013104855235.
司福祺 谢品华 周海金等。机载大气痕量气体二维分布快速监测系统及方法,授权号:ZL201110269827.9
司福祺 谢品华 周海金等。机载大气痕量气体二维分布快速监测系统及方法,授权号:ZL201110269827.9
司福祺 江宇 相连钦等。超光谱成像光谱仪装调、测试用狭缝组件,授权号:ZL201210299291.X.
司福祺 江宇 相连钦等。超光谱成像光谱仪装调、测试用狭缝组件,授权号:ZL201210299291.X.
司福祺 谢品华 窦科等。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标定系统及方法,授权号: ZL201110238298.6.
司福祺 谢品华 窦科等。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标定系统及方法,授权号: ZL201110238298.6.
罗宇涵*,司福祺*,等Observations and source investigations of the boundary layer bromine monoxide (BrO) in the Ny-?lesund Arctic,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8,18(13): 9789-9801
罗宇涵*,司福祺*,等Observations and source investigations of the boundary layer bromine monoxide (BrO) in the Ny-?lesund Arctic,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8,18(13): 9789-9801
赵敏杰,司福祺*,等,Preflight calibration of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Trace Gases Monitoring Instrument (EMI),Atmos. Meas. Tech., 11, 5403–5419, 2018
赵敏杰,司福祺*,等,Preflight calibration of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Trace Gases Monitoring Instrument (EMI),Atmos. Meas. Tech., 11, 5403–5419, 2018
MinJie Zhao, FuQi Si*,et al.First year on-orbit calibration of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trace gas monitoring instrument onboard GaoFen-5.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0,DOI: 10.1109/TGRS.2020.2988573
Taiping Yang, Fuqi Si*, Yuhan Luo,et al. Source contribution analysis of tropospheric NO2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MAX-DOAS measurement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9,210
皖ICP备 05001008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 EMAIL:kxdfy@hfcas.ac.cn